第三極立體觀測布下“天羅地網”
“監測第三極水循環,除了跟蹤氣溫、濕度、氣壓,降水、風速等傳統氣象要素外,還需要通過測量大氣水汽中氫和氧穩定同位素比率來獲得更多關于水循環的信息。”第二次青藏科考首席科學家姚檀棟院士表示,科考隊這次用“極目一號浮空艇”垂直上升3000米左右,抵達海拔6204米的高空,這是世界上首次利用浮空艇在如此高海拔測量高空水汽穩定同位素。
作為世界第三極,青藏高原是僅次于南極、北極的冰雪儲地。亞洲十多條大江大河發源于此,供養了世界上1/5的人口。姚檀棟表示,當前第三極大部分冰川正在退縮,湖泊正在擴張,氣候變化加速改變著這座“亞洲水塔”。“我們必須搞清楚該區域雪、冰、水的變化,監測水循環,以應對各種災害、風險。”

推進三維系統觀測
“過去沒有條件,靠腳步丈量冰川,只能獲取平面二維數據。現在有了測繪無人機、浮空艇這些裝備,我們開始以三維視角研究水循環。”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員鄔光劍說。依托“第三極環境計劃”(Third Pole Environment)和中科院絲路環境專項,從2014年開始,科考隊已經在第三極地區設置了11個水汽穩定同位素觀測站,包括地表觀測和浮空艇高空觀測站。今后,浮空艇還將到珠穆拉瑪峰地區觀測,抵達高度將超過海拔10000米,即超過珠穆拉瑪峰的高度。
“我們通過監測水中的穩定同位素來了解大氣水汽如何通過西風和季風輸入第三極。”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副研究員高晶說,“這些數據揭示了空氣中的水分是如何遠距離輸送,又在大氣邊界層經歷了什么樣的變化過程。”
但是不容忽視的是,依然有很多問題待解。高晶說:“例如不同過程在區域水循環中所發揮的作用還缺乏定量的理解,水在固、液、氣三相間轉化對該區域水循環有什么影響,以及氣溶膠和冰磧物對冰川的積累和融化有什么影響等。而這片區域復雜多變的地形使得這些問題更難解答。”
要深入理解這些問題,必須從三維角度追蹤水循環,即監測地面和空中的液態水、冰和水汽的變化;必須建成系統的“星-空-地”水循環觀測網,這對于廣袤、高海拔的第三極地區來說,難度可想而知。
同時,新型地球系統科學模型也需要根據區域具體情況構建,才能做出準確的預測。
集成國際研究力量
“當前的氣候模型難以復現第三極的復雜氣候,這就需要使用新的模型和數據來優化。”瑞典皇家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陳德亮近幾年經常往來于中瑞之間。
在陳德亮看來,模擬第三極氣候,先要把分辨率提上去,然后選擇某一個或幾個關鍵區,讓國際上不同模型都參與進來進行探索研究。“不同模型有不同的優勢和弱點,通過比較,我們可以找到改進這些模型的方法。”
為了驗證這些模型并確定它們在何時或哪些方面模擬更準確,觀測數據是關鍵。最重要的還是觀測數據的質量,這就涉及到了觀測站的科學布點。但目前,只有很少量的冰川和湖泊設有觀測站,海拔高于5000米的地區連常規的氣象站都很少,更不用說其他數據的觀測站了。陳德亮表示,要為模型提供理想的觀測數據,下一步需要在關鍵區域增設觀測站點,要覆蓋不同海拔高度、不同氣候類型地區、不同植被區域等。當然,這些觀測站的建設和維護成本也非常高。
“這些數據可以為發展第三極地球系統科學模型、增加我們對相關過程的理解及預測未來服務。”陳德亮還期待觀測與模擬的有機結合將帶來更多科學發現。
更多相關
南方ML401S垂準儀性能解析
南方ML401S垂準儀性能解析在工程建設領域,測量精度直接決定著工程質量。南方ML401S垂準儀作為一款高精度光學測量儀器,憑借其卓越的性能和可靠的品質,在建筑、橋梁、隧道等工程測量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
湖南省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工作紀實
4月20日,天空飄著毛毛細雨。早晨6:00,駐扎在常德市武陵區柳葉湖管理區卸甲洲村的“三調”一線工作人員羅斌,穿好雨衣準備外出野外核查。 省三調辦督導通道縣第三次國土調查工作 顧不上雨水天氣,...
中海達TS5 PRO:高性價比RTK,助力精準測量
中海達TS5PRORTK:高性價比之選,助力精準測量 在工程測量領域,RTK設備的性能直接影響著測量效率和精度。中海達TS5PRORTK憑借出色的性能和...
科普:這個定位的儀器到底是叫GPS還是叫RTK?那GNSS又是啥?
這個用來定位的儀器,有人叫它GPS 也有人叫它RTK 還有人說這是GNSS,不是GPS也不是RTK 針對以上幾個關鍵詞,我們探討一下什么稱呼才是正確合理的 1、首先來我們看看什么叫GPS ...
徠卡GS18RTK,輕松搞定復雜的城市管線測量!
管線測量的問題: 現代城市當中,幾乎每條道路下都鋪設有供水、排水、燃氣、熱力、電力、電信等20多種地下管線。這就是我們的地下城市管線,它被形象的比喻成城市的“動脈”,為了保障城市的穩定運行,測量...
用生命丈量出珠峰中國高度的測繪人, 他們是真正的攀登者!
《攀登者》于國慶(9月30日)上映,獻禮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該影片講述了中國登山大隊在1960年和1975年兩次登錄珠穆朗瑪峰的英勇事跡。在世人皆知的8848.13米(1975年數據)的背后,不為...
定期校準儀器,保證測量結果準確性
定期校準儀器是確保測量結果準確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步驟。無論是全站儀、GPS接收機、水準儀、RTK設備還是其他任何測量儀器,隨著時間的推移,儀器內部的機械部件可能會磨損,電子元件可能會老化,導致測量精度下...
國測地形一隊為引漢濟渭工程提供測繪保障服務紀實
引漢濟渭工程地跨黃河、長江兩大流域,橫越秦嶺屏障,由漢江向渭河調水,總調水規模達15億立方米,工程主要由黃金峽水利樞紐、秦嶺輸水隧洞和三河口水利樞紐三大部分組成。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第一地形測量隊充...











環球測繪微信